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淮海新闻 > 新闻详情

术业求精 | 我院手足外科在中华医学会核心期刊再次发表两篇学术论文

88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近日,周口淮海医院手足外二科主任陈鑫团队创面修复手术成果《游离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儿手及足软组织缺损》分别在《中华手外科杂志》2024年第5期、《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24年第5期上发表。此研究由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项目、周口市科技发展计划基金项目支持。

中华1.jpg

手背皮肤较薄,皮下脂肪少,无纤维纵隔,损伤时易造成软组织缺损导致深部肌腱、骨与关节外露,且手背位于暴露位置,是重要的功能区域,患者对外形及功能恢复要求较高。股前外侧皮瓣,目前已成为临床修复重建的主力皮瓣,与传统股前外侧皮瓣相比,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与手足皮肤匹配程度更高,可为美观且功能要求高的手背区域修复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我院以浅、深脂肪层之间的白色膜状结构为皮瓣的解剖层面切取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耗时较少,安全可靠,可降低供区瘢痕的宽度,改善了修复效果。

中华2.jpg

小儿手、足部软组织覆盖薄且娇嫩,解剖结构精细、复杂,一旦损伤易造成比成人更严重的软组织缺损,术后遗留的外观畸形和功能感觉障碍,不仅影响小儿身心健康,对家庭的精神创伤更难以估量,因此对临床的修复要求更高。带蒂皮瓣是早期修复小儿手、足软组织缺损的常用术式,但病程长、创伤大、修复范围小、临床满意度低。近年来,游离SCIAPF在成人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日渐广泛,但用于修复小儿创面缺损的报道却少。本组对2~7岁手、足软组织缺损患儿采用游离SCIAPF修复,术后皮瓣外观轻度臃肿、质地柔软、保护性感觉恢复,手、足功能恢复良好,家属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周口淮海医院手足外科是周口市特色专科,医院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多年致力于手足损伤与疾患诊治和研究,是集门诊、手术、护理、康复及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周口市手足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科研创新能力是反映医院创新发展和持续健康运行的重要指标,此次两篇核心论文的再次发表将推进我院手足外科这一特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防残治残”的建院宗旨,一如既往地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来院路线Route

周口淮海医院
24小时咨询热线:0394-8288120
院址:周口市文昌路大广立交东200米路南